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发布的《规则制定通知》,该通知要求银行和其他货币服务企业确认客户的身份,该客户通过”非托管”钱包(非托管服务机构持有的钱包)进行交易。
在打击犯罪方面,这是一个合理的要求,但对于像Compound这样的DeFi服务来说,它依靠智能合约来连接用户的资金并不合适。传统的加密资产通常在交易所交易,同时起着钱包的作用,因此可以追踪用户的身份。与传统的加密资产不同,DeFi项目通常是非中介化的,钱包可以自行管理(不受管理)。
问题是,如果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对DeFi服务的认证和保存记录的要求,他们自然就不会支持DeFi。他们越违背规则,就越不可能支持DeFi。
为了加重这种影响,数字商品交易法建议,禁止在交易所进行代币交易,除非已登记的交易所准备分享所需的信息,符合特定的资格和反操纵标准,并且不违反反垄断法。在这些要求中,注册、信息共享和遵守反垄断法,几乎可以肯定去中心化交易所会失败。
2020年美国监管机构介入加密货币领域的7件大事
而且欧洲监管机构并不是DeFi的朋友。拟议的加密资产市场条例(MiCA)要求货币稳定发行国作出”健全的施政安排”,其中包括明确的组织结构、明确的责任制以及行政和会计程序。
另外一个规定是,货币稳定和交易的管理者必须拥有“良好的声誉和能力”。因为DeFi和DEX项目本质上都是动态的管理、成员决策和程序。虽然它们最初满足了MiCA的要求,但为了保持它们的一致性,它们的设计并不会冻结它们最初批准的结构。
那么,DeFi怎么了?
一种可能是,法律和DeFi之间将继续发生冲突,后者将逐渐被边缘化,转而支持越来越多被用户视为更可靠、规范和规范的服务。交易场所是遵守规则的最佳例子之一。自2014年Mt.Gox和2016年Bitfinex这样的丑闻发生以来,赢得用户的信任就成了他们成功的关键,当这一点变得明显时,许多人都在争着遵守相关的法律。
另一种可能是,DeFi不经法律制裁也能继续存在。尽管DeFi很受欢迎,但是它仍然会被遗弃,就像非法的点对点网络,20多年来,没有法律能阻止它。用户经常陷入猫捉老鼠的游戏中,直到其中一方赢了为止。对DeFi而言,这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,因为货币将会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,如果DeFi货币不能与合